「想一想,什麼時候最讓人感到傷心?」
大概是你所在乎的人,說了讓你傷心的話,偶爾反過來角色,因為憤怒,你也曾扮演過傷害別人的人。雖然難過是不能比較的,雖然要不要難過也是自己決定的,揮霍著體諒去追求傷害你的人的認同,看似需要,卻不等於想要,兩者是不同的事。
正因為在乎,所以願意追求被原諒,即便傷害的過程已經不再是想要,而是需要對方的諒解,你希望對方不要輕易離開自己,隨著反覆開始分不清楚,這是不是你真心想要的事情。
把想要的感受放到最後,只追求需要,到後來真的委屈自己、堆滿情緒之時,更容易說出傷人的話,因為我們會把這些事情的導致怪罪到對方身上,而不是自身的選擇,我們不該輕易將意願堆湊於對方的離開之上,問自己究竟是出自想要?還是以為對方需要。
所有憤怒悲傷的迸發
會不會是不想接受自己不被在乎呢。
#20200710